外语学院举办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工作坊

来源:  发布日期:2025-04-19

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的有关要求、提升学院教师人工智能素养,4月16日,外语学院举办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工作坊,邀请北京邮电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、教师工作部副部长、教师发展中心主任张钫炜教授,清华大学语言教学中心副教授、清华大学生活英语系列慕课负责人杨芳,以及外语学院青年教师许朝晗博士作专题报告。外语学院院长李芝主持报告会, 外语学院全院教职工参加报告会。



李芝对三位专家表示感谢,并希望全院教师能够在此次活动中有所收获,适应新时代、新形势的要求,主动提升人工智能素养,积极探索数智赋能外语教育教学改革,深化学院学科专业建设和公共外语教育教学,推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


张钫炜聚焦人工智能技术赋能,以“AI赋能背景下的大学外语价值旨归与路径升级”为题,介绍了新时代高等教育变革的“北邮智慧”。她重点阐述了以“学科交叉、数智赋能、知行跃升”为核心原则,以“三层多维”外语教学理念为指导,“科技人文双螺旋”的大学英语培养方案。她强调,在教学实践过程中,要注重重构师生链接,把握教师身份的五个定义,即学习的引导者、伦理的守护者、情景的创设者、能力的激发者和创新的策源者。通过智能体工作流辅助教学设计、多模态AI生成教学资料、数字化平台布置学习活动,以及智能辅助教学场景与工具准备,开展数智备课,助力大学英语教育教学。



杨芳围绕“AI赋能英语教学:创新与突破”展开分享。她强调,在当前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,教师应主动拥抱变化,不断学习、利用AI工具提升教学质量。她结合自身课堂实践,围绕外语教学中的痛点展开深入分析,展示了利用AI进行分层教学的方法,通过精准的教学设计与技术手段,为每位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资源,帮助他们实现不同阶段的学习目标,达到“千人千案”的工作效果。她还介绍了多种实用的AI工具,鼓励与会教师在外语教学当中开展应用实践。



许朝晗报告的题目是“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实践”。她以《高级英语读写》课程为例,分享了自身开展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育的经验和心得,从具体实操的角度为与会教师探索人工智能赋能外语教学,推动外语教学向智能化、个性化和多维化方向发展提供了参考和借鉴。她介绍了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英语教学的多模态应用场景,以及建立智能体、数字人、智能可视化平台用于教学的多模态自动化场景。她表示,教师可以尝试创新教学作业机制以实现学生与AI的协同创作,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,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即时反馈。



据悉,外语学院已举办多场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改革相关培训,致力于提升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,不断激发教育教学创新活力。下一步,学院还将继续探索“人工智能+教育”应用深度融合,推进课程、教材等数字化建设,深化教育理念变革、教学模式创新,提升人才培养水平,助力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。




撰稿:陈宇

图片:陈宇

审稿:雷韶华 李芝